理債永遠不嫌晚 3禁忌別碰


【陳瑩欣╱台北報導】
理財聖經有句名言:「人不理財,財不理你;人不理債,債會追你」,所以在學會理財之前,應先有理債觀念,讓信用風險降到最低,才不會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。理財專家建議,民眾應定期檢視財務規劃,對長期財務目標,例如償還房貸或儲存養老基金等,應至少1年檢視1次;而當生活出現變化時,如失業、結婚或買房子,也應調整財務規劃,符合實際狀況。

縮衣節食

要怎麼理債呢?台新銀行個人信用卡事業處副總孫仰賢指出,首先應養成記帳習慣,隨時記錄花費情形,並尋找利率合理的貸款商品1次償還,避免同時多個負債造成壓力,比較貸款銀行時也應注意循環利息、開辦手續費、帳戶保管費等收費項目。

隨手記帳 就能節制

另外,理財專家表示,只要減少奢侈品的消費,就可享積沙成塔的理財效果,且只要有記帳習慣,也會有節約的自覺。

以每天少喝1杯70元咖啡為例, 1年可省25550元;身為「老外」的外食族1個便當要80元,但如果自製便當,成本可控制在40元左右,每天就能省下120元消費,1個月可有3600元的結餘;以上節約行為如可持續1年,就能省下數萬元,拿來還卡債、房貸都不無小補。

孫仰賢則說,民眾若是動用現金卡向銀行調頭寸,每月應確實核對自己提還款的狀況,現金卡較適合作為短期資金周轉的理財工具,因此借款期間不宜拖太久,要養成隨借隨還觀念,雖說現金卡是以日計息,但日積月累下來的利息還是相當可觀。

貸新還舊 壓低利息

中信銀副總陳朝林指出,信用卡、現金卡商品雖然可以立即拿到現金,但循環利息偏高,有房子的民眾不妨考慮理債型房貸,以不動產為擔保品,整合承貸戶使用信用卡或現金卡等高利率的貸款。銀行表示,透過借新還舊的方式,輕鬆可將利息壓低,並同步拉長還款期限,避免還款壓力太大。

不論任何貸款,銀行絕對會依民眾的誠信、債務狀況與工作條件,決定要不要給予較多貸款的優惠。陳朝林表示,一樣薪資的人,如果是律師、醫師或會計師等「三師」行業,審核房貸放款金額時,就可得到較高的貸款額度與較低利息。

另外,投資行為也應量力而為,且絕對不可借錢投資。金管會提醒民眾,投資的報酬水準不一,尤其高財務槓桿產品風險更高,不應欠錢投資,現金卡不適宜消費奢侈品,應養成有多少收入花多少的習慣。

債務諮詢 可找公會

銀行公會目前仍提供債務諮詢服務、轉介有債務諮詢需求的民眾至各債權銀行,並追蹤處理結果、接受既有債務協商客戶申訴及諮詢服務,債務人仍可利用。民眾若遭債權銀行不當催收逼債,金管會呼籲民眾應立即向警察局報案,或撥打內政部不當討債申訴專線(02)2356-5009投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聞取自蘋果日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n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