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想吃蕃薯包


今天上班上到一半,我突然想起一種很簡單的食物,是用蕃薯跟地瓜粉做出來的,外表是黃色的,而裡面則是包著簡單的東西,這是以前我曾經吃過的,那時候好像是阿嬤做的,那時候的皮有點硬硬的,但是如果是在剛出爐的時候吃的話,卻是很軟的,很好吃的,裡面包了筍子,還有香菇跟絞肉,媽也很會作這樣的東西,只要我想吃,跟他說一聲的話,他都會幫我弄,只是我長時間待在台北工作,很難有機會吃到他做的東西,加上我現在根本不太愛吃肉,應該很難有機會會再度吃到那樣的味道吧


一年了,中秋節又要到來了,去年的這個時候,聽說阿嬤還很有活力,還可以跟四姑姑他們一家人坐在老家的客廳裡面聊天,可是當我回家的時候,阿嬤已經陷入了昏迷,然後在中秋節過後的第三天,他決定放下一切,去遙遠的另外一個世界,那是一個我們都還無法抵達的世界去找已經待在那邊的阿公,蕃薯包就這樣在也沒有吃過了,那一個月我台北家裏兩邊跑,當然不只有我,而是所有在外面工作的大家都是兩邊跑,我還記得阿嬤要離開的那天晚上,外面的月亮很大,很明亮,天氣一點都不炎熱,在那樣略帶涼意的夜裡,凌晨三點多,阿嬤在家人的圍繞下,安安靜靜的走完他這一生,而後我帶著隱藏在心底的傷痛繼續工作著,直到火化的那天到來


今年換成四姑丈的突然離開,待在台北的我們都去幫忙,直到這些事情都告了一個段落,上禮拜回到家裏,聽到媽再說他前幾天夢到阿嬤,阿嬤跟他說:誰叫你都不回去老家,結果老家又被佔走一間了,老家是三合院,我們跟叔叔各一半,只是後來我們搬出來住,所以就很少再回去老家那邊了,那天媽說他還夢到嬸嬸跟他說阿嬤瞪他,因為阿嬤知道四姑丈離開了,很氣嬸嬸都不去幫忙,我們聽了之後每個人都是一笑置之,不是笑媽,而是笑嬸嬸


只是不管怎樣,隨著中秋得到來,就會讓我想起阿嬤的離開,現在如果想吃蕃薯包的話,除了回家請媽作之外,我想只能自己做了吧,因為我吃不慣外面的口味,只是我自己做的在怎樣,我都無法做出當初媽跟阿嬤做的那種味道,因為那是數於家的味道



[材料]

外皮材料:地瓜600 g、地瓜粉2.25 cup、糯米粉1.5 cup、糖3.5大匙、油3.5大匙
內餡材料:乾香菇、菜圃米、蝦米、胡椒粉適量
註:菜圃米就是白蘿蔔刨絲曬乾的產品,去南北雜貨店買的到

[方法]

1.起油鍋,加入乾香菇(已泡水)、蝦米爆香,再加入菜圃米拌炒調味,
可適情況加水或滷汁,但不要使內餡炒起來很濕,起鍋放涼備用。
(內餡可自己變化,加入絞肉或筍子)

2. 將地瓜切片,至電鍋蒸到熟透,取出壓成泥,趁還有熱度加入地瓜粉、糯米粉
、糖、油,拌勻後開始揉成糰,因為品種不同的關係,需情況加水,使地瓜糰摸起來
要有像耳垂的Q度,切成50 g/個,包入內餡收口收好。
(此時因為澱粉尚未糊化,如果外皮有龜裂是正常現象!!只要不讓內餡跑出就好)

3. 起蒸籠,至蒸汽冒出時放入,開大火10~12分鐘即可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n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